为了让师生感受立夏节气氛围,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习俗,人文教育学院关工委于5月5日立夏当天开展“立夏情 同心织 共传承”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,特邀退休老同志刘菊芳主任为“一一三”关爱工程结对同学讲述立夏的文化习俗,指导师生们编织蛋网。
5月5日14时47分,迎来“立夏”。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。这一天,在天文学上,标志着春季已经结束,夏季正式开始。
周麟副院长首先为大家介绍立夏节气的由来。“斗指东南,维为立夏,万物至此皆长大,故名立夏也。”立夏标志着天地万物由生到长的转折,世间万物由此进入一个繁盛的时刻。之后,刘菊芳主任为同学们讲述立夏的习俗。她将不同时期、不同地域的立夏礼俗娓娓道来,师生们从中了解到了迎夏仪式、立夏称人、立夏尝新、“立夏蛋,满街甩”等有意思的风俗及历史渊源。刘主任指出,古人云“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”,鼓励青年学生不要辜负每一个夏日,和自然万物一起,心怀梦想,肆意生长。
活动中,同学们就关于立夏的谚语或诗词做抢答,在刘主任的指导下,动手编织蛋网,在欢乐的气氛中,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。